首页 >资讯动态 > > 正文

滚动:“一丹”说节气 | 立夏 小满 芒种

2023-01-28 20:09:40 来源:央视科教

点击蓝字

关注我们


(相关资料图)

立夏一至,新的季节正式拉开帷幕,在北京的长城沿线,此时正是群山染绿、满目苍翠。伴随着小满、芒种的到来,“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”。锁定CCTV-10《地理·中国》《“一丹”说节气》,主持人敬一丹开启夏之序章,探寻那些你不知道的节气知识。

立夏

立夏,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。

天子迎夏祈求丰收

古时候,立夏这一天,天子会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,到南郊举行隆重仪式迎接夏天。之所以去南郊,是因为古人觉得夏天自南而来,是南风送来的,丰饶的物产也都是温润的南风带来的,因此民间也有着“熏风阜物”之说。

习惯独来独往的大熊猫为何突然结伴而行?

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鸡冠山,每到立夏时节,动物学家都会发现山中有成群的大熊猫聚集,而且这些大熊猫成双成对地结伴而行。对习惯于在固定区域独往独来的大熊猫来说,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。

专家们经过持续跟踪,得出结论,立夏节气到来后,大熊猫进入求偶期,而植被茂密、竹林丛生的鸡冠山成为大熊猫寻找爱情的鹊桥,吸引了周边保护区的大熊猫聚集到这里。为了让大熊猫的婚礼不受外界打扰,当地村民自发组建了巡逻队,将这条“熊猫之路”打造成为守卫两大保护区的绿色长城。在这片天造地设的乐土之中,一对对国宝夫妻和和美美地热恋,让一个珍稀的物种生生不息。

小满

小满,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带着初夏的芬芳,暖暖地扑面而来。

小满在南北方各有什么不同的理解?

小满节气来临,炎炎夏日即将到来。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温差被逐渐拉平。在北方,小满寓意着麦粒的日益饱满。而在江南,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频繁交锋,形成持续多日的降雨,梅雨时节到来,因而人们常说“小满小满,河满湖满”。

“祭车神”

在小满节气这一天,有一项传统的民俗仪式,“祭车神”。这里车指的是用来灌溉农田的水车、纺织的丝车还有榨油的油车等。其中水车是最重要的,因为在古代农耕社会,水车是排水灌溉所用的水利农具,人们也视水车为龙的化身。

“祭车神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祈福,农家人会将一些祭品放在水车前面,用香烛来进行祭祀和祈祷,祭品中还会有一碗水,在仪式过程中农家人会将水倒入农田中,寓意水源涌旺,祈福当年风调雨顺。

“小满会”

在中国农村,乡土戏剧是百姓心中悠长不绝的乡愁。无论喜怒哀乐都会放声高唱,逢“小满会”,一台助兴的大戏必不可少。中国南腔北调的方言,催生了韵律与唱腔各异的剧种。乡音的传唱,不仅娱乐了一代又一代乡民,也让家乡的往事化作口耳相传的编年史,在百姓的记忆中扎下了根。

芒种

“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”,芒种,一个又忙又美的时节。

芒种到底“忙”什么?

春争日,夏争时,芒种芒种,有收有种。芒种时节到底“忙”什么?芒种为农历五月节,“芒”是指稻麦,麦子到此时始熟,田野里弥漫新麦清香。

在我国大部分地区,“芒种”是农事最为繁忙的节气之一。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成熟,等待收割;春天种下的棉花等作物进入生长高峰,需要大量水和肥料;夏玉米、夏大豆等作物也需要播种。所以“芒种”也称为“忙种”。

乡村中的高频词“三夏”,究竟指什么?

在乡村中,我们常听到高频词“三夏”,这指的是什么?“三夏”是夏收、夏种、夏管的简称,一般从每年五月下旬开始,至六月中旬结束,为农民一年中的第一个大忙。

夏季酷暑炎热,进入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,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。如果在这一天我们登上长城,又会看到什么样的夏日风光呢?在下一集节目中,我们将会继续探寻。

《地理·中国》

《“一丹”说节气》

CCTV-10

1月26日-2月2日

17:28

监制/ 田龙 主编/ 刘铭 王志存

编辑/ 张雨 孙璐 王钰(实习)

标签: 风调雨顺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2 劳务头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