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多多逃过一劫,她没有
染发有错?
早前,未成年的黄多多染发化妆打耳洞,引起了大家的热议。
最后讨论偃旗息鼓,我以为我们都清楚,染发与否是个人选择,每个人都有变美的权利。现在发现,我太乐观了。
【资料图】
黄多多在妈妈孙莉的微博里,头发颜色紫了黄,黄了蓝。指甲样式也是各色各样。八岁就有了自己的口红,耳洞更是早早就有了。于是小小年纪就爱美的她,在很多人眼里,变得罪行累累,罄竹难书。
当一个女孩变好变美也成为一种罪行时,暴力审判席卷而来。面对这种审判,一不小心就坠入深渊是分分钟的事。2023 年 1 月 23 日,大年初二。又有一个女孩,仅仅因为染了粉色的头发被网暴致死。
网暴,自杀。这两个词汇越来越频繁搭档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。随之而来的熟视无睹、疲惫厌倦、不耐烦甚至对受害者攻击越来越明目张胆。
" 早该死了 …… 非要去做这个另类,又没有对应的抗压能力 ……"
17 岁的黄多多被网暴至今,她挺过来了,不是因为她遭受的伤害还不够重,是她还在坚持。23 岁的郑灵华因为网暴自杀,不是因为她不坚强,只是她与恶龙缠斗久太累了。
她们都是好孩子,好学生,孝顺老人,友善真诚。竟然只是因为染发这么无理的理由,被卷入无休止的网络暴力中。沉默,让网暴的气焰嚣张。
反抗,陷入无休止的对战。
这场无差别网络暴力攻击,此时此刻,依然在屠杀。
粉色头发无罪,暴力才有罪" 我想在拍毕业照的时候更好看一点。"
大学毕业季,灵华把头发染成了粉红色。当时染头发的时候,头皮疼的像是在灼烧,但是灵华忍过去了,没有和理发师沟通。第二天发现头皮很多地方结痂了,只好买一些芦荟胶涂抹结痂的地方。
她把这段染发经历当作经验分享给网友,还贴心写了很多注意事项。
这位出生在 1999 年的女孩,是互联网的原住民,和网络一起长大。她会把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记录下来,在网上分享。在小红书上,她分享旅行中的照片,染粉色头发的经验,以及自己一路逆袭保研华东师大的经历;在微博上,她打卡雅思口语,随手发布生活点滴和许多细碎的想法。在 B 站,她会发自己弹唱的歌曲和朋友旅行的视频,以及音乐教学和舞台表演视频。
灵华还是个学霸,毕业后她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,第一时间跑去了医院,想给爷爷一个惊喜。和往常一样,她拍了照片和视频留作纪念。接着,她把视频发布到了网上。又和之前一样,她锻炼身体,徒步 27 公里后,才回家休息。
等打开手机,消息炸了。那条 " 病床上的爷爷打开了我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" 的笔记,获得了 9 万多条点赞评论收藏。
还没来及反应,她私信里的留言让她立刻紧张起来。" 刚刚有人盗你照片,就是你给爷爷的录取通知书。" 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叫 "xx 学姐 " 的账号盗用灵华的图片和故事,改成 " 专升本考取浙大 ",推销 " 笔记 "、卖书。
顺着网友们提供的线索,她看到好几个账号发了这样的内容和图片,这些账号里基本都是 " 一个专升本成功学生的故事 ",最后是 " 可以无偿分享笔记 " 的宣传。
一名上当的学生找到她,他之前转了 1680 元购买课程资料,结果收到的课程质量及其差劲,这背后是一个产业链。还有人告诉她,一个 30 多万粉丝的账号搬运了她的照片和笔记," 底下的评论更是没眼看。"一时间,灵华和爷爷的照片传遍网络。各种辱骂的字眼也随之而来:" 一个研究生,把头发染的跟酒吧陪酒一样。"
" 外围大学?"
" 你老伴儿可以瞑目了。"
" 一个陪酒的,怎么为人师表?"
网络攻击没有限于她的粉色头发,还连带着攻击群体:" 染发的都不是好人 "" 艺术生不学好 ",甚至 " 不配当老师 "。更有甚者造谣 " 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,还娶了一个小女生 ",还有人看图说话说他们是 " 老少恋 "。
这些套路熟练的不能再熟了。看到染发就想到酒吧舞女陪酒女;看到学历证书就拿去营销骗人;看到老人和漂亮女生就编桃色故事;看到人火了就说她炒作、吃人血馒头。正如英国戏剧作家理查德 · 谢里丹在《造谣学校》中所写," 芥豆小事容易变成滔天流言,而对一个‘名声端庄’的女性来说,谣言往往更为致命,如同最强壮的身体,通常无法熬过一场热病 "。
不幸,灵华也没有熬过这场 " 热病 "。
与恶龙缠斗久,力竭而死" 如果我死了,是不是社会舆论就能关注到网暴,或者让这些发言的人们愧疚一辈子?"
灵华原本是一位很勇敢很优秀的女生,最后让她疲惫的不只是网络暴力,还有网络暴力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难。
人们肆意攻击爷爷这件事,让她最痛苦。
母亲早逝,父亲工作繁忙,灵华是爷爷一手带大。父亲严厉,不让她报补习班,不让她学画画,不让她学音乐 …… 最后都是爷爷支持她不菲的梦想。
爷爷搭了一个修自行车的小铺子,平时也做一些木工赚钱,经济并不富裕,但是灵华的零花钱从来不缺。为了学音乐,爷爷还给她买了一台钢琴。爷爷知道灵华学习好,还支持她继续读研究生。这世上,灵华的软肋就是爷爷。
原本,灵华的未来已渐渐清晰,会活成爷爷的骄傲。她拿到了高中音乐老师的教书资格证书,考上了名校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,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老师。她会唱歌会弹琴,会拍照片会剪视频,她还能做一个小博主活得漂亮又滋润。
她长大了,爷爷却老了。因为脑梗、心梗、肠癌中晚期住了大半年的院。因为管控,她一直没办法进去陪护,只能通过视频见面。
她考研的动力之一,就是能让爷爷亲眼看到她读研究生。于是,在收到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,她连信封都没拆,便赶去送给爷爷报喜。还和网友分享自己的喜悦,为爷爷祈愿。
她留下的是对世界的热爱。可是世界回报她的却不是友好。
网暴浩浩荡荡,有人持续两个多月从早到晚地骚扰她,辱骂她;有人搜索她的联系方式、家庭住址、威胁到她的学校甚至是家人;网上的人成群结队,现实中的同学也有人孤立甚至攻击她。亲友也被连累,怪她多事、作怪。
一开始,灵华还是勇敢的,第一时间选择维权。她保留证据,自费 4000 元去做公证,找律师起诉造谣、诽谤、侮辱者。社交平台的内容,变成了坚持维权的记录。这些作战记录里,也能看到她的热血是怎么冷下来。很多曾经的网暴者纷纷找她道歉,虽然言辞阴阳怪气,但是只要道歉的人,她都原谅了。
只是很奇怪,无论她费多大力气去解释,去澄清,去追责。永远有人依然对她充满恶意的怨恨。甚至有人还要换平台、换账号继续侮辱谩骂。再后来,她放弃了粉色的头发,虽然她知道 " 染了黑发剪短发就为人师表了吗?"
23 岁生日那天,她拍了国风写真,她依然在提醒自己 " 努力变得言之有物,静心读书 "。不知为何,她的评论区关闭了。那时候,她的抑郁症已经复发了。每天都很痛苦,吃不下饭睡不着觉,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。幸好她有强烈的自救意识,强迫自己接受药物治疗和校心理咨询的救助。
就算住进医院,她还在积极抗抑郁打卡。已经笑不出来的照片里,目光略显死气沉沉。第九天之后她就没有再更新了,大家不知道,那时候灵华的爷爷病危去世,给了她沉重一击。爷爷去世后一个月,23 岁的郑灵华选择放弃生命。她最后的心愿是,和爷爷葬在一个地方。
网暴生存必备指南每次看到网暴事件,都有人呼吁 " 网络实名制 "。似乎只要掀开网络这层面具,人就会矜持礼貌。
可看看我们现实生活,暴力行为并没有因为严惩而遏制。
暴力,这个人性深处的破坏力,永恒站在道德的对立面。网络世界,只不过越来越与真实世界相似,加上匿名性、群体性、及时性等等特点,助长了人性之恶的繁衍。人类一天无法降服暴力,一日消除不了网络暴力的存在。这个世界并没有不会受伤的天堂,我们还是要学会自我保护。
那我们该怎么办呢?
一、最简单的办法,少上网。
网络世界毕竟是虚幻的,我们还是要在现实世界里好好生活,一日三餐,赚钱养家。专注现实生活,少接触少加入网络世界,自然能减少遇见网络暴力的可能。
二、请学会分辨真假。
网络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,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人,并不全面也并不真实。就像 " 你永远不知道网线对面是人是狗 ",你也不知道自己看到的真相是真是假。我们在自己的想象中,完成了对善恶的分辨,伸张了正义。
既然是虚假的,其实就没那么沉重。那些语言暴力,在意就是刀子,不在意就是一些符号。牢牢记住三毛的一句话:" 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,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,却是一览无遗的你 "。
三、一定要记住:" 谁主张谁举证 "。
你无需大费周章自证清白来回应犬吠,拿不出证据就是诬陷。你也不需要和所有人澄清每一个谣言,不相信的人怎么解释也没用。
这句话同样提醒我们,看到任何言论,与其审判 " 善恶对错 ",不妨停下来追究一下 " 真假 "。没有证据的话,千万不要相信,以免误伤了无辜的人,也暴露了自己的无知。
最后想和所有互联网世界的幸存者说,网暴不是一个人的敌人,而是我们所有人的威胁。我们能做的不止是旁观和 " 以暴制暴 "。我曾见过 " 评论区扫黑巡逻队 ",在乔任梁父母的评论区里出现。
演员乔任梁因抑郁症去世后,他的父母在三年后开通短视频账号,发一些怀念儿子的视频和日常生活。就这,也能引起网络暴力。有人攻击老两口的长相,还有人恶毒发言。
这些网络暴力是如何终止的呢,有一群评论区巡逻队发挥了作用。他们每次刷到乔任梁父母的视频,都会到评论区看看有没有黑子在骂人,点击举报或者以更多人的支持言论把那些脏话踩下去。从此,网络喷子再也不敢来放肆,一句 " 暂未发现可疑人员 " 的网络热词证明了巡逻大队的工作成果。
巡逻大队的队伍在壮大,他们不仅守护了 @高彩萍和乔老爷的评论区,在一位小朋友过生日拍的视频下面,巡逻大队又一次报告:暂时正常,未发现异常生物恶意评论。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巡逻大队只监督评论区的恶意评论,不伤及无辜,也不追查到个人的账户上群体暴力。只是更多人用和平的方式,用善意的方式,守护一方净土。
这才是我们向往的网络世界。有人真诚分享,有人善良保护。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网络上的人,但我依然相信,有人打碎一盏灯,就有人点亮无数个蜡烛。黑夜虽然漫长,日出终将来临,光明磊落才是我们的日常。